注射剂可直接注入人体发挥疗效,是风险程度最高的剂型之一。今天一致性评价机构-桐晖小编分享的这篇文章从国内注射剂仿制药现状和国内外相关技术法规要求等方面,对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注射剂是指可直接注入人体的给药剂型,包括溶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以及注射用微球、纳米乳和脂质体等特殊注射剂。由于注射剂是直接注入人体发挥药效,因此相对于口服制剂而言,也是风险比较大的一种剂型。据2016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CFDA颁布)显示,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其他注射给药(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占3.4%,口服给药占33.7%,其他给药途径(如外用、贴剂等)占3.2%[1]。目前,因受国内药品销售政策、医院用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品种存在多种剂型可选的情况下,国内临床偏向于选择注射剂。同时,我国医药行业也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时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1、国内注射剂仿制药现状
我国普通仿制药注射剂一般经药学研究审评通过后可直接批准上市,由于我国注射剂仿制药长期以来一直“仿标准”而不是“仿品种”,即只重视与原研的质量标准中指标(如pH、含量等常规指标)的对比,而未对处方工艺进行认真剖析,因此常常随意更改产品处方、剂型,对产品处方的合理性、生产技术核心等重视不够,造成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原研制剂,甚至随意更改注射剂生产工艺,如2006年的“欣弗”事件。目前,国内化学药注射剂常见问题如下。
1.1立题合理性不足
立题合理性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改规格、改剂型、改盐基注射剂的品种(“三改”品种)上,《技术要求》中明确指出:改规格品种需要根据说明书用量论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改剂型和改盐基品种则需要有明确的临床优势。
1.2处方工艺与原研不一致
国内注射剂仿制药常见随意更改辅料种类和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功能性辅料的改变,则应该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注射用伏立康唑原研制剂(威凡)采用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进行增溶,而国内产品处方不尽相同,如采用专用溶剂(丙二醇和乙醇混合溶液)进行溶解,或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进行增溶[3]。现研究表明[4],SBE-β-CD对伏立康唑的增溶效果要远优于HP-β-CD,相同辅料用量的情况下,SBE-β-CD对伏立康唑的增溶效果至少为HP-β-CD的2倍。
1.3质量控制需要提升
历史上,我国对仿制药质量对比研究不够重视,常以仿制标准如进口注册标准或中国药典(ChP)为主要目标,因此结果常为质量标准一致,但质量不一致[5]。例如维生素C注射液收载于ChP2015第二部中,其标准中未制定有关物质检查项。孙春艳等对国内维生素C注射液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68批样品中有6批杂质总量超过1.0%,建议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增加有关物质检查项[6]。
1.4稳定性较差或贮藏条件与原研不一致
稳定性试验是确定药品贮藏条件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许多早期仿制的注射剂品种未与原研制剂进行全面的质量对比,并依据稳定性研究结果确定贮藏条件,上市后暴露出很多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利福霉素钠及其注射液的仿制均在2005年以前,原研制剂(Lepeti)说明书规定的贮藏条件为“2~8℃冷藏”,同时英国药典(BP)和欧洲药典(EP)对原料药的贮藏要求均为“2~8℃冷藏”,但我国局颁标准中原料药及注射用的贮藏条件均为“在凉暗处保存”(不超过20℃),导致国内生产的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有关物质远远高于原研制剂[7]。
1.5包材质量不符合要求
注射剂是质量风险较高的剂型之一,其包材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制剂的质量,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性。玻璃是注射剂常见的包装材料之一,基于成本等影响的考虑,国内90%以上的安瓿采用低硼硅玻璃[8],玻璃输液瓶则多采用钠钙玻璃材质,但是对于一些偏碱或偏酸的药物而言,这类材质的包材常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如碳酸氢钠注射液,目前主要采用药用玻璃(钠钙玻璃和低硼硅玻璃)包装,塑包和软袋包装仅约占15%,此类注射剂长期放置易出现玻璃脱片、白点或形成雾状颗粒等问题[9]。
2、国内外技术法规要求
自2007年我国逐步开始严格注射剂的审评审批,并陆续发布了相关研究技术要求(表1)。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颁布了《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对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发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3、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药学研究要点
2006年美国FDA率先提出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byDesign,QbD)的理念,迅速在制药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同。自2013年开始,FDA要求仿制药的开发和生产均要采用QbD理念。QbD的核心是基于参比制剂的质量概况(QualityTargetProductProfile,QTPP)和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QualityAttributes,CQA)建立系统的风险质控体系,是对产品属性、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10]。开展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即是按照QbD的理念,从参比制剂的选择、处方工艺、原辅包质量控制、产品质量研究与控制以及稳定性研究等方
面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分析注射剂质量风险来源,最终达到与参比制剂质量一致的要求。
3.1关于参比制剂的选择
参比制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技术审评,属重大风险项。申请人应全面了解已上市注射剂的国内外上市背景、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评价和确认其临床价值。
3.2处方和工艺技术要点
3.2.1处方
根据《技术要求》的要求,注射剂仿制药中的辅料种类和用量通常应与参比制剂相同,可接受范围为95%~105%。如附带专用溶剂,应与参比制剂的专用溶剂处方一致。一般而言,注射剂辅料的种类和用量情况可直接从药品说明书中获取,因此处方筛选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结合试验对原研处方合理性分析。建议参考FDA指导原则《ANDASubmissions-Refuse-to-ReceiveStandards》。处方变更可明显影响产品质量,也是审评关注的重点,建议与原研处方保持一致。
3.2.2工艺研究
建议采用与原研制剂尽可能一致的生产工艺,主要参考文献为:原研制剂专利、已公开的文献资料、部分产品说明书(如灭菌与除菌技术等)等,合理分析原研药处方组成(抑菌剂、稳定剂等)并全面剖析原研药品的工艺。在质量一致性的前提下,采用比原研制剂更加合理的工艺。
3.2.3工艺验证及工艺控制
工艺验证:①对于终端灭菌药品,至少进行并提交灭菌或无菌工艺验证。②需提供工艺验证资料,包括工艺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研究方案应结合处方进行考虑,在针对特定品种时还应考虑配液pH值、助溶剂等对直接接触的滤芯、硅胶管的影响。《技术要求》明确要求了包装的密封性验证、保持时间的验证,进一步加强药品生产工艺与质量保证的要求;同时要求除菌工艺生产的过滤前药液微生物进行监控,而且有需要定入中间体质量控制的趋势,一旦超过微生物负荷验证的范围,其产品的放行可能需要进一步的风险评估。③工艺控制中,建议明确关键工艺参数及其制定依据。④建议注册批与商业化批为同一生产线生产,批量应符合《技术要求》。
3.3原辅包质量控制
对于注射剂仿制药而言,通常原料药可能会有多个来源,建议对不同来源的原料药进行质量对比研究,优选质量较好的,且应提供供应商审计情况。如原料药合法来源及质量控制的详细资料,或者原料药DMF编号和资料以及原料供应商同意使用DMF的授权书。此外还需关注原料药是否符合注射剂的要求:如采用自行精制的注射级原料药投料,就需给出精制工艺选择依据、详细的精制工艺及其验证资料、精制前后的质量对比研究资料等,以判断精制产品的质量控制是否符合注射用要求[13]。
3.4质量研究与控制的技术要点
《技术要求》指出应根据QTPP确立制剂的CQA,建议完善的质量标准。同时应重点关注以下4类杂质研究。
3.4.1有关物质:应重点关注降解杂质,包括可能与处方中辅料如抗氧剂或包材形成新的杂质。建议研发者应对国内外药典收载的杂质进行全面分析,对所采用的原料药从合成工艺路线进行详细的分析,区别工艺杂质、降解杂质,原料药的杂质谱应小于或等于原研制剂杂质谱,对于新增杂质,应根据ICHQ3A和3B进行合理分析,区别报告限、鉴定限和质控限。
3.4.2异构体杂质:对于存在几何异构体和手性异构体等情况,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确定是否订入标准。如活性化合物为手性化合物,应在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开展对映异构体杂质的研究,积累批数据,酌情考虑是否订入质量标准。
3.4.3遗传毒性杂质:建议参照ICHM7对制剂产品可能存在的基因毒性杂质进行评估。
3.4.4元素杂质:根据ICHQ3D的规定,通过科学和基于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制剂中元素杂质的控制策略,包括原辅包、生产设备等可能引入的元素杂质,特别关注生产管道(如锰、镍等金属离子)、硅胶管等与药液的相容性。但也有研究认为,硅胶管作为药液过滤、灌装管道,与药液短暂接触,相容性试验中的相互作用可忽略[16]。以依达拉奉注射液为例,对原研日本IF文件中收载的杂质分析见表5[11]。
3.5稳定性研究技术要点
配伍试验中,至少1批为近效期样品。最好参照ICHQ1B要求进行光照稳定性研究。光照试验的总照度不低于1.2×106Lux·h、近紫外能量不低于200W·h·m-2。建议研究者稳定性研究条件参考2015年2月CDE颁布的《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ChP2015来制定。自制样品的贮藏条件应不低于原研制剂。
4、特殊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关注点
目前上市特殊注射剂主要有脂质体、乳剂、混悬剂、微球及纳米粒等,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性辅料(磷脂、PLGA等)、多相体内外释放曲线、不同工艺过程对其释药行为均会产生影响,同时,也缺乏药典收载的体外评价方法、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以及对于释药机制完全的了解,因此,特殊注射剂的一致性评价常面临极大的挑战。例如对于脂肪乳注射液的仿制,应尽量选择与原研制剂相同的卵磷脂辅料,优选同一种类和型号的卵磷脂辅料。对于载药脂肪乳,如果选择与原研制剂不同的卵磷脂,应针对来源、纯度和组成的不同进行比较试验,论证可能存在的对药品质量及安全有效性的风险[17]。
5、展望
注射剂由于其给药特点,各国药监部门均将其视为风险程度最高的品种之一。开展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会建立和健全注射剂仿制研发的风险质控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注射剂仿制的质量水平。对于特殊注射剂而言,由于其技术难度较高、生产工艺复杂,可借助特殊注射剂的一致性评价工作提升企业的制剂平台能力建设,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中食药监管信息网 作者:刘晓丹)
以上就是一致性评价机构-桐晖药业小编分享的有关“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浅析”的全部内容,供大家参考!
广州市桐晖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CRO公司,在进口原料药细分领域是为业界翘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药学研发、临床预BE、临床试验等临床评价服务,实现药学到临床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目前的重点业务主要包括:原料药联合申报、参比制剂一次性进口、临床预BE/正式BE和一致性评价服务。如需合作,欢迎来电咨询!